共 18 篇文档
在印特软件,库存成本管理中,分两种模式。
1、入库即成本。
2、实际用料为成本。
各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不同的库存成本管理模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入库即成本,也就是耗材买回来就算成本了,通过入库单入库,入库单审核之后,就自动核算为成本了。
印特软件中默认是以入库即成本的方式来核算,对于专业财务管理来讲,此种方法貌似不符合正规成本管理,印特软件使用此种模式管理的原因有几点。
1、很多店面要做“零库存管理”,采用随用随买的管理方法,不积压库存耗材占用资金。
2、很多店面无专业的财务人员和库存管理人员,无法进行更精细的成本核算。
3、此模式操作较为简单。
4、印特软件从标准版支持库存管理,标准版只能使用此模式管理,专业版及以上可以使用实际用料为成本的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入库即成本,实际上是比较符合大部分快印店面做库存成本管理。
操作方法:
入库即成本的管理模式中,统计库存成本,只需要把入库做好即可。入库单建立审核后,就会产生供应商相关的账款信息和成本信息。
入库单登记时,需要选择好供应商及结算方式,这样会产生与入库单关联的现付或应付单,现付和应付单会生成记账凭证。
如下图,
1、先登记入库单,在入库时要选择好“供应单位”和“结算方式”。
2、入库单审核后,会自动生成“现付单”或“应付单”。为供应商家登记账款信息。
3、“现付单”或“应付单”有生成记账凭证,在记账凭证中,会将此次采购费用直接记入主营业务成本中的耗材采购里面去。
4、这样入库单审核之后,在科目余额,或报表中心,会计损益表中,就能看到成本数据了。
(此方法只能专业版及以上版本使用)
此方法为规范的库存成本管理方法,用掉后才算成本。与入库即成本相比,至少多了一步,要得出当月用掉了多少耗材。
操作步骤:
1、配置“入库耗材成本记入科目”。
在使用此方法之前,需要先在系统模块,运行参数,财务里面的入库时成本计入科目变更为资料类的原材料,1403。如下图,
这两个编号分别是资产原材料和主营业务成本耗材采购的会计科目编号。如下图所示,
实际用料转为成本的管理方法,原理是:
1)、耗材采购的时候,计入资产类科目中的原材料,并不直接进入主营业务成本。
2)、通过出库,盘点单,以及专业版的自动生产等功能,获取库存使用数据。
3)、通过手工做记账凭证,将原材料减少,增加到主营业务成本。
2、新建入库单,填写好供应单位和结算方式,审核好。
3、“现付单”或“应付单”有生成记账凭证,在记账凭证中,会将此次采购费用先计入资料类原材料科目。也就是现金或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变成了原材料,并没有直接变成成本。
4、在科目余额或会计损益表中,我们能看到金额是计入了资产类原材料科目。
5、库存数量经过“出库单”、“盘点单”或专业版的自动扣减耗材功能减少,月底统计出用掉的耗材成本金额,然后用凭证,减少原材料,增加当月耗材使用成本。
在库管业务中心里面,“盘亏金额”、“出库金额”、“用料金额”、“废料金额”、“用料自动金额”、“废料自动金额”等都是耗材消耗产生的金额。将此类金额统计起来,即为当月库耗材使用成本。
如上图所示,库存数量减少,只用了出库单和盘点单,盘亏金额和出库金额,加起来一共是322元,此金额,即为当月耗材用料成本。凭证登记如下图,
在科目余额中,将显示原材料减少,主营业务成本增加。
库存如何管理,主要取决于,您想从库存管理中获取什么样的数据。
数据1、每月购买耗材花了多少钱?
数据2、每月用掉的耗材数量有多少?成本价值是多少?
数据3、想随时了解库存数量还有多少?
数据4、每月用掉的耗材有多少用于生产,有多少是浪费了?
如果只想看到“数据1”,那只使用入库单做好入库记录即可。
如果想看到“数据1”和“数据2”,至少要使用入库单和盘点单。用入库单登录购买耗材的金额及入库数量,使用盘点单更新库存余量,中间盘亏掉的数量就是使用掉的耗材数量,盘亏金额,就是耗材成本价值。
如果除了要看“数据1”、“数据2“还想要看“数据3”,那除了入库单,盘点单,还要使用出库单和用料单。通过出库耗材的登记,软件中库存数量会减少发生变化,也就能随时了解当前库存余量了。
如果上面四项数据全都要看到,那需要使用印特软件专业版中的自动生产,随着开单生产,自动扣减仓库库存,月底盘点,如果还出现盘亏,那就是浪费掉的耗材数量了。
耗材成本管理和库存数量管理,相辅相成,先确定使用哪种模式管理库存成本,再结合自己情况,看能应用到软件中的哪些功能进行库存管理。